要用实例道实情
2015-05-11 点击 0 作者: 来源:

  “别问我为什么要用矿泉水洗脸刷牙,有钱任性。”一名网友近日在微博上说。他随后解释,此举是因为家中自来水颜色发黄、有异味。

  水质不佳,就花钱享好水。网上的类似言论不在少数。相比灰霾来时无论贫富都要同呼吸的“公平”,优质水资源的获取则有几分“价高者得”的意味。好水可用钱来换,这样的逻辑让不少人节水、护水的紧迫感打了折扣。

  对此,专家认为,目前我国水情教育体系和机制不健全,缺少专门机构和人员,致使教育普及率不高。建议加强水情教育,从提高宣教人员专业素质、加快宣教体系构建、与经济等手段相配合等方面综合着力,建立这种紧迫感和责任感。

  不仅要普及知识,更要有综合分析,水情宣传要专业

  “水情教育就要用实例说话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说。长期研究水资源与环境问题,李佩成在调研考察中强烈地感受到我国水资源的稀缺:鄱阳湖遭遇干旱时,庄稼不长,人畜饮水困难;在西北一处缺水地区,四五个人用一小盆水洗脸,用过的水还要留下来喂牛;北方不少城市对本地饮用水源地建设没少花心思,但仍供给不足,得从南方调水补给等等。

  李佩成表示,这样的例子很多,但对此了解的公众并不多,“所以水情教育一定要跟上。”

  要努力跟上的还有水情知识宣教人员的专业水准。李佩成发现,一些宣教人员对专业知识“研究不足,道理说不清,不能说服人。”

  例如,一些城市居民质疑,江河湖泊遍布世界,多用点自来水洗车、拖地,有何不可?有的宣教人员只能从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来解释,难以服人。事实上,只要区分清自然水和社会水,这个问题很容易解释。自然水包括江河湖泊中未经人工处理过的水,社会水则是人们付出人力物力,将自然水经抽引、净化、输送等工序后得到的,更加珍贵。

  此外,一些错误观念也容易对公众产生误导。例如,在农村片面强调节水,一味鼓励农民减少灌溉用水量或采用露天喷灌等,实则并不科学。李佩成指出,自然界的水包括天上水、地表水和地下水(包括土壤水)。这“三水”是一个完整的水系统,并处于不断的循环和转化之中。农民取河水灌溉作物,其中部分水会下渗为地下水。如过分减少灌溉水量,则地下水得不到补充,地下水位下降,水循环则被破坏。同理,一些不恰当的喷灌方式,既影响地表水下渗,又增加水分蒸发的可能,且大量耗能,得不偿失。

  因此,李佩成建议,宣教人员要树立对水资源的科学认识,例如,在重视节水的同时,充分认识涵养水的重要性,做到节水又养水。

  “水情教育不应仅是知识普及,还应有更高的要求。”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廖文根认为,水情教育不仅要让更多公众掌握科学知识和节水洁水理念,更重要的是在水资源问题上形成综合、理性的认知和分析能力。例如,在分析支流干涸问题时,如果完全归咎于上游水库的建立,实则有所偏颇,应当理性分析水库管理、上下游协调补水等综合因素,做到宣传的全面、客观。

  去年底,在水利部水情教育中心举办的第一期全国水情教育员培训班上,学员们就接受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培训。不仅从观念上深化对水情教育重要性、紧迫性的认识,也吸收国外实践经验,从科学、文化角度去理解水资源。

  不能零敲碎打,更不能各自为政,水情教育需各方合力

  去年,民进北京市委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杜梅曾建议,加强中小学水情教育。杜梅认为,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、重要的群体,在校园内做好水情教育意义重大。但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对水情教育重视程度不足、中小学水情教育的体系和机制不健全、水情教育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并缺少必要的宣传平台等因素,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水情教育的开展。

  事实上,这些问题不止存在于中小学水情教育中。广东省水利厅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肖飞曾对媒体表示,当前缺乏上下联动、协调、有效的水情教育体系,开展水情教育仍主要依赖传统媒体,或组织一些简单的公益活动、制作公益广告等,缺乏宣传阵地和教育平台。

  李佩成也表示,水情教育缺乏统一的组织,因而持久性不佳,只是在世界水日等重大节日的零敲碎打多,成体系的少。

 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提出,要树立“节水洁水,人人有责”的行为准则。加强宣传教育,把水资源、水环境保护和水情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,提高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客观规律的认识。其中还明确,由环境保护部牵头,教育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水利部等参与。

  “从宣教的角度来看,‘水十条’的出台会促进各部门间的协调,让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合力,共同推进。”廖文根说。

  李佩成认为,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是要改变人们不珍惜水的传统观念,改变浪费水的错误方法,改变污染水的不良行为,深入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和珍贵性,认识到水资源并非无限,认识到为了获取有用的水需要花费大量劳动、资金、能源和物质投入。

  在廖文根看来,要实现这些目标,水情教育固然重要,非教育手段同样不可少。以北京为例,其缺水程度不言而喻,学生也从小就接受着“北京缺水”的教育,但不少市民用水时依旧大手大脚。“所以,包括水价改革等其他配套政策和调节手段要共同发力,才能从根本上建立人们节水护水的紧迫感。” 廖文根说。

 

作者:佚名  来源:中国水网